在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的当下,围绕其发展的监管框架之争愈发激烈。最近,美国国会内部的一场立法博弈吸引了广泛关注——一项旨在阻止州政府制定和执行AI监管规则的提案,在经历了数月的拉锯后,最终被从联邦预算案中移除。这一结果并非偶然,它深刻反映了美国联邦与州之间在关键政策领域的权力制衡,也为AI监管的未来走向投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影子。最初的提案雄心勃勃,试图设立一个长达十年的“冷静期”,在此期间,州政府将被禁止在接受联邦宽带资金的同时推行自己的AI法规。这项提议引发了强烈反弹,州官员们普遍认为,在联邦层面尚未建立起成熟、全面的监管体系之前,剥夺州政府采取行动的能力,无异于将消费者和公众置于风险之中。
这项“禁止令”从最初在众议院提出的十年禁令,到参议院修订为较为温和的五年“暂停令”(附加了联邦资金捆绑条件),再到最终被彻底从预算案中剔除,其命运多舛的轨迹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立法者们对此争议巨大,尤其是来自各州的州长和官员们,他们对于可能失去应对AI相关新兴问题的权力表示了强烈担忧。最终,在参议院内部形成了广泛共识,该提案以压倒性多数(99票对1票)被否决。这一投票结果清晰地表明,尽管关于AI的联邦监管框架正在酝酿之中,但在许多参议员看来,为了一个尚不确定的未来框架而牺牲州政府当下应对具体风险的能力,是不可接受的。
州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保留AI监管权,是因为它们认为自身在应对新兴技术带来的具体、迫切的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标准、深度伪造(deepfakes)的传播、以及骚扰性自动呼叫(robocalls)的泛滥等问题,已经对公众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州政府认为它们处于解决这些“接地气”问题的最前沿,能够更灵活、更迅速地响应本地居民的需求和关切。参议员们强调,允许州政府继续在这些领域立法,并不会阻碍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反而可以通过实践探索,为未来的联邦框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州层面的行动被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防线。
当然,围绕AI监管的辩论并非全然没有反对州政府主导的声音。一些科技行业的领袖,例如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曾公开表示反对过于繁琐的监管,特别是像欧盟那样全面、严格的监管体系,认为这可能扼杀创新。他们倾向于行业内部制定标准,或者至少是更为轻量级、灵活的联邦指导原则。他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每个州都制定不同的法规,可能会形成一个支离破碎的监管环境,增加企业合规的复杂性和成本,尤其不利于那些跨州运营或服务全国市场的科技公司。这种顾虑不无道理,如何在鼓励创新与有效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是所有监管者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国会此次放弃阻止州政府监管AI的计划,无疑是美国AI监管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意味着,在联邦层面拿出明确、统一的方案之前,各州将继续拥有采取行动的自主权。这可能导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会出现一个由各州不同法规构成的“试验场”。这既带来了潜在的复杂性,但也提供了多样化的监管模式进行探索和比较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联邦政府最终仍需出台一套具有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国家战略,以协调各州努力,并在全球AI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但在此之前,州政府将被赋予更多空间去塑造AI在其辖区内的发展路径,这场围绕技术与治理的权力游戏,才刚刚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