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诊断,再到招聘决策,其潜力巨大,伴随而来的治理挑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潜在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是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努力解决的难题。在美国,这场关于如何监管人工智能的讨论尤为复杂,涉及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划分。最近,一项旨在联邦层面暂停各州自行制定AI法规的提案成为了焦点,其最终命运不仅出乎意料,更对美国未来的AI监管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项引发广泛争议的提案最初被纳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预算协调法案中。其核心内容是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阻止任何州或地方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专门针对“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系统”或“自动化决策系统”的法律或法规。提案的支持者认为,此举能够有效避免各州各自为政,形成碎片化的监管“补丁”,从而为AI技术的研发和部署创造一个更清晰、更统一的国家环境,促进整体创新。然而,提案中对AI相关术语的宽泛定义,以及长达十年的“冻结期”,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潜在影响范围和扼杀地方层面积极探索的担忧。
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联邦暂停州级AI监管的计划并未走远。在提交给美国参议院审议的过程中,这项提案遭遇了强大的、甚至是跨党派的反对声浪。最终,参议员们在预算谈判中投票决定将其从法案草案中移除,宣告了这项联邦禁令的“胎死腹中”。反对者认为,简单粗暴地禁止州政府行动并非明智之举。许多州已经开始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需求,针对AI在特定领域(例如保险定价偏见、住房歧视、就业算法不公等)造成的具体危害进行立法。这种聚焦特定风险的监管方式,不仅更容易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也使得制定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和要求变得更加可行。参议院的这一决定,反映出一种观点:限制州政府在AI监管上的探索,既不符合地方实际需求,也可能错失在不同层面积累监管经验的机会。
联邦禁令的撤销,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各州保留了对人工智能的完整监管权。这意味着,此前已经或正在积极推动AI立法的州,如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纽约、康涅狄格、得克萨斯等,将可以继续推进并实施其法规。事实上,2025年美国几乎所有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和维尔京群岛都提出了与AI相关的立法,其中超过半数已经通过了某种形式的AI法律。对于跨州运营的企业而言,这无疑增加了合规的复杂性。他们必须密切关注并遵守不断变化和各不相同的州法律,并在政策制定早期积极参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联邦提案中模糊的“不当负担”条款带来的法律不确定性也随之消除,州一级针对具体危害的明确法规或许反而能提供更清晰的合规指引。
联邦暂停州级AI监管提案的失败,是美国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禁令来强制统一监管路径,可能难以奏效,尤其是在新兴技术领域,州一级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和潜在危害的探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必要性。虽然许多人仍然认为一套统一的联邦AI规则会是理想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夺州政府的监管权。未来的联邦努力,更有可能转向制定基础性标准、促进跨州协调、支持研究或处理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际事务的AI议题,而非全面取代州级行动。美国AI监管的画卷,注定是多层次、动态演变的,而此次事件无疑为州政府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按下了确认键,促使各方继续思考如何在联邦框架下构建一个既灵活又有效的AI治理体系。